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都是我的问题,我的孩子没问题——与微平、王崇聊青春期(四)

记者/王崇, 熊欣杰 编辑/熊欣杰

上回我们说到:

 “为什么我觉得青春期教育特别重要”, 微平说,“往往家长会觉得,在那个时候,孩子吃喝拉撒自己能管了,我就不管他了,让他自己去长吧。……实际上他们在心灵上刚刚出生。

所以,真实地表达自己,细腻地对待孩子,是家长们需要练习和体验的要点。

我坐在户外,一边编辑,一边看自己的生活。这是我的学习机会。慢慢我感觉到冷意,树丛里的鸟突然聚集吵闹起来,我发现太阳快落山了。

青春期孩子帮助青春期成年人

微平:我现在感觉到,孩子到了青春期,提供了一个机会,帮我们重新回顾我们的青春期。我们任何一个成年人,不管你年龄多大,你内心都有封闭的地方。如果我们渴望更成熟,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和勇气去真实地去面对自己,去真实地看到自己,走进自己的内在空间。你会越来越清楚地发现,自己内在空间的大小,它是开放的,还是不够开放的……

王崇:这跟我们的青春期是有关的。

微平:是由你当时的青春期直接决定的。和你青春期的品质——哪怕你成年后重新补过都可以——直接相关。而且,你内在空间的品质,决定了你的灵性能到什么程度。现在很多人在谈灵修,灵性成长,你如果这个关没过的话,可能还没有找到关键点,这是我的感觉:如果你心不打开的话,你内心的宁静是不可能实现的;如果你的心,空间不够开阔的话,你是不能够安住在里头的。

通过做青春期工作坊,我自己回溯青春期,我觉得我们当时——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现在他们这么敏感——我们那时候也很敏感,但是真的是没有地方可以去连接,没有地方可以去释放,被看到。我们那个敏感,刚出来一点,一下就收回去了。

熊:那肯定是不安全了,或者是受伤了。你一打开就被戳了一下。

微平:对,因为自我保护心始终是有的,因为我不确定。我出来以后,我不确定,就赶紧收回去了。

熊:我前两天在跟她(王崇——编者)聊青春期的时候,她说她最后发现,真正的问题是,身为父母的这些成年人,本身没有过好青春期,所以他们面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才会有挑战。我当时就问了一个问题,我说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小时候没有过好了,那现在怎么弄法呢?比成年以后,你会让这些来参加工作坊的父母做什么呢?

王崇:就是一个内心仍在青春期的成年人,要如何面对另外一个青春期的孩子。

出现状况,先回看自己

谈爱之前,先看见对方

微平:那就是通过和孩子相处遇到的每一个挑战和冲撞,任何一个事情,去回看自己,去找补自己内在的那个缺憾,最终要你去把心打开:你自己要敢于把心门打开,把脆弱的部分去表达出来,去呈现出来。

最主要的是你能够看到,这里面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是什么?就是大家都在谈“爱”。其实你在谈爱之前,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?其实是你有能力去看到对方,有能力去看到那个真实的人:当你能够看见她/他的时候,理解就发生了。而且非常奇妙的是,看见的那一瞬间,其实就是一个确认,当那个确认发生了以后,改变就发生了。

王崇:但这么多没过好青春期的成年人怎么才能“看见”孩子呢?

微平:不管自己怎么样,出现什么状况以后,先去回看自己。因为我们作为成年人来讲,对此是更有意识的;而青春期的孩子相对来说是没有这个意识的,更处于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。

王崇:就是尽管是看上去都是两个没完成青春期的人,但是这两个人是很不一样的。

微平:很不一样的。

    王崇:一个是真的青春期,一个是不管你有没有过好青春期,你还是一个成年人,你有成熟的地方。

    微平:对,你有意识,可以作决定,你是在重新弥补。我们上次工作坊效果不错。其中一个家长,孩子已经上大学了,他认为他自己教育得非常好,孩子成长也不错,他当时来的时候是想支持我一下,就是分享的时候他多分享一下。

    王崇:他是想教育一下别人。

    微平:对,我感觉,他是想分享成功案例。

    王崇:我很担心结果。

    微平:你知道他最后说什么,他说微平其实你这个工作坊是来唤醒我们内在觉知的。他说这是我远没有想到的。

王崇:他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?他发现他此行不是来分享成功案例的?

    微平:对,其实他是一个特别有思考能力的人。

    工作坊里还有一位焦虑的妈妈,就是所谓问题孩子的妈妈:她孩子的问题就是抽烟,染发,打耳洞稀奇古怪的事情她都做,跟班里的孩子也不太沟通,让别人看着就是一个另类。孩子本人没有来我听大家的议论。当时那个妈妈就说上完这个课我发现,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我自己的问题,我的孩子没问题。她正在经历着一个青春期孩子所要经历的所有的过程。只是这个过程触动了我当年没有被完成的事情。所以工作坊之后,我发现是我要去做工作,我要去找回来,我当年没有被释放出来的,或者是被压抑的东西。

    熊:你的意思是,她女儿尝试的这些都是她曾经想尝试的,但是没有机会去尝试的:对自由度的探索——只是她女儿以染头发啊这种形式表现出来。

    微平:对,有可能。

很多时候,我们活在概念中

微平:当时工作坊有一个环节,就是让大家去画,画你的内在空间。大家就说这个内在空间怎么画?你自己感觉怎么画就怎么画,随便。你现在有什么感觉你就画就好了。真的是非常奇妙,我们人的智慧真的是本自具足,那天画完以后,他们自己都很惊讶。就是呈现出了他们家庭中最真实的。有一个爸爸,他当时心里想着的是呵护孩子,手拉手带着孩子是往前走的(样子)。画完以后,那个孩子的手和他是分开的,只是并肩在走!体会一下他是什么感觉。这真的很奇妙。那个环节画完以后,大家就去分组讨论和全体分享,自己的发现。真的是让人非常惊讶,大家的收获,还有对自己的认识。

    王崇:您的工作坊上还要画画?

    微平:对,有画画。一上来我先让他们画画。其实青春期是以感受为重的,比如对美的感受,尤其是7岁到14岁,青春期交界的时刻就在这时候。所以当时我就让他们画画,先上来画一个“最丑的画”。就是你认为最丑的画,你画一幅。

    王崇:你让家长画?

    微平:对,就是家长。他们就开始画,很快,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。然后贴出来大家看,哪个最丑,是不是真丑,为什么丑,怎么个丑?下一步,对有些画作一些调整,然后看看还丑吗?现在是什么感觉?

然后,就让大家画“最美的画”,这时候大家就开始,很小心翼翼的开始画。我说怎么突然场上气氛不一样了?大家有没有觉得。其中有一个家长说,大家都很用心。用心就是美。就很仔细,画得也慢,时间也长。

    王崇:大家都挺老实的,好多年不让画画,好不容易有老师发纸。

    微平:就是你在那看,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不一样。

    王崇:他们是用什么东西画的?

    微平:就是用油画棒,湿水粉,还有蜡笔……后来大家有一个分享和讨论,就是我们家长有我们自己设想的美,设想的丑,有时候你觉得孩子是在体现我们觉得丑的东西,其实它不一定丑,这只是他原本的、非常真实的样子。这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碰撞。

    王崇:冲击他们的观点和期待。

    微平:对。很多时候,我们还是生活在概念中,不是真正地在用心体会自己、别人。

你学它干什么

最终是要实现你生命的改变的

    微平:大家直接感受,因为这个东西也不是讲的,大家就去看,那几幅画就一直在那贴着,那几天。

我还会涉及到成年人的学习方式——华德福教育讲到七个生命过程(大致为1摄取2温暖(调适)3 消化 4 循环(分泌) 5 维持(供给) 6 成长 7 繁殖(再生)——编者),就是生命包含着七个不同的自然的过程——我们的学习,如何遵循这些过程?我们现在,说到学习,直接就是概念上的索取,全部是上头的。我们需要理解,学习到底是什么,要让它能够成为构建你生命力的一种力量。否则的话,你学它干什么呢?你最终是要实现你生命的改变的

    熊:真好,真好。那具体说说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吧。

    微平:第一步是获取信息;第二步,对获取到的这些信息,你要去感受。这部分的能力就是在青春期前后发展出来的。比如说,我们看到一样东西,我们先有一个客观的感受出来,寒冷还是温暖,什么颜色,什么味道,什么触感……这个感受出来以后,紧接着我们会出现一个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,也就是同感或者是反感,然后就会有一个取舍。

关键是,在取舍之前,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一种提问的能力——对我们的感受,生发疑问。比如说,这个东西让我有这些感受,包括喜欢、不喜欢?如果喜欢,我喜欢的是什么?这会带给我什么?如果不喜欢,是什么让我不喜欢?这种不喜欢会带给我什么?

如果我们能够在好恶和采取行动之间,习惯去生发出疑问的话,我们就能把自己人性的那部分发展出来,扩展开来。不再是0和1的选择了。那会让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缓解很多,很多冲突可以避免。我们现在很多的时候就是——我愿意称它为“动物性”,我们人还有很多这种动物性:我要么进攻,要么后撤,要不然就往前进,要不然就往后退。

这个部分往往是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:孩子们有感受,刚刚开始发展思考的能力,他会有困惑,这时候,周围的成年人能不能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生发疑问的能力?而不是依据我们的经验,给一个判断、结论。

所以,首先是我们这些成年人,要练习对周围的事情有兴趣,你有能力提出这些问题,其实就是有兴趣。

    王崇:对,其实是一个好奇心,能不能跳脱出自己的感受,来看事情本身。

    微平:对,看这个事情本身,而不是马上被好和坏、喜欢不喜欢给带走,那是动物性的。这是我们去发展人性或者神性的时候;我觉得,人性其实是神性在人身体上的一个彰显而已。就是要去好奇,去探索,去平等客观地看待发生的一切,你才能去发现实象和事实。

为什么在中国吵架的特别多,包括之前重庆的这个事件(去年10月底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——编者),就是完全受制于情绪的好恶,完全受动物性的支配。如果没有那份好奇和疑问,内在那个部分就是封闭的,那个大“我”(可以理解成:更高的精神、意识、良知、天心等——编者)是进不来的,我们就不可能更有灵性,做出更明智成熟的决定。所以这个第二步,在成年人的学习中非常重要。

第三步,需要为自己做一个选择。就是经过前面两步以后,你要为自己做一个决定,哪些东西我是要纳取进来的,哪些东西我是觉得不需要的

这一步也很重要,我做这个决定,是出于我自己生命的真实需要,还是出于外在的社会的要求,别人的期望,或者是某个权威的说法?这个选择将会决定后期——“习”的阶段,学而时习之——在以后的过程中你是否能够坚持下来。假如说,你是完全出自于自己本身对这个事情的爱,你本然的热情在那的话,你是不知疲倦的,你不会觉得是一个负担。你是很高兴的,每天我做这个事情都会很有能量,很有力量。

我会找出方法不断地去习练这个我学进来的东西,久而久之就会内化到我们生命中,构建出和再创造出我们的生命。接下来,就是新一轮的再创造的过程。           

结合我自己的经历,我发现,我决定习练一个能力,或者开始一个事情,后期当我觉得真的坚持不下来的时候,那个事情一定没有跟我的生命直接挂钩。所以我们是否能够清醒地为自己做主去做这样一个决定?这是需要那个大“我”出现的。

    熊:而且这个选择,我感觉还有一个难点。你一边要摆脱外在的观点和要求的影响,一边你在弄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的时候,还有很大的一个挑战,就是你得摆脱自己同感(喜欢)和反感(不喜欢)的影响。

    微平:所以你要生发出疑问,这个是最难的。我们往往是一有感受,马上同感(喜欢)和反感(不喜欢)就出现了。

    熊:而且有时候它也是以自我需求的面貌出现的。我真正需要的,并不一定是我喜欢的;而我一直以为我喜欢的,就是我需要的。

    微平:对。我觉得这一部分,对我们成年人来讲是需要一个过程,因为我们已经过了那个自然发展的阶段了,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弥补或者发展这部分能力。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喊停

(未完待续,青春期三人聊终结篇)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