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论真实和细腻

文/图 熊欣杰

人们自发地为枪击案的逝者献花,在Titirangi 村转盘路口的横幅写道:They are us, no room for hate. 翻译过来是:他们就是我们,仇恨请滚蛋。

晴了多日,今天造成起来,发现天阴着,没出太阳,地面被雨打湿了。

怎么来介绍这一期的传美树呢?

不知道是不是巧合?这次,几篇稿件不约而同地展现着主题:

真实和细腻。

杨景凯老师的小文和微平的聊天都谈到了真实表达,不要害怕。

真实的表达,最大的挑战似乎就是恐惧,怎么才能做到呢?

细腻待人更不容易。

你有没有动力这么做?你爱对方吗?你爱自己吗?你真的想要了解自己和别人的需求、感受和想法吗?

你能不能细腻地对待自己?

你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吗?比如说,你可能知道,进别人房间之前要敲门取得同意。那么,你知道,想和别人开始说话,也需要“敲门”吗?

你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多个需求,仍然保持住自己的稳定和清晰,不着急吗?

我还做不到。

不过,我会一直练习,因为真实和细腻,对我的幸福很重要。

王崇本期的文章非常精彩:新西兰华德福教师如何跟小学6年级学生谈基督城枪击案。

这篇文章中年轻却成熟的教师,进一步展示了:

什么是现实中的真实和真相?

只有一个真相吗?

一个成年人(教师)如何兼顾多个真相,细腻地去保护她身边的儿童?

一下是我粗粗找出的三个真相。如果你也有兴趣,可以和我对对答案。

真相一,基督城的枪击案。

真相二,对于成年人来说,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悲剧?人的意识、判断和价值观一直是真实存在的、富有力量的现实。枪击案也同样如此。

真相三,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,接受的不同的外在成人世界的信息,对他们的身心精神,会有如何截然不同的塑造和影响——这个真实的事实和后果,你作为孩子身边的成年人,是否清楚?

更难的是,如何兼顾这些真相,细腻地跟小孩子们说?

也许你会说,为什么要跟小孩子说?是个好问题。

大家去看文章吧。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