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你要去哪里呢,少年

编者的话/熊欣杰 Fumio 供图

现在是1985年9月14日星期六,好想早一点高中毕业,有一天可以从这条长长的街、从这个城市飞出去,对现在而言,正是考虑将来的时候。此时此刻的我,心裡涌现好多情绪「如何能完成一件特别的事呢?」这正是对我对未来的期许。

Fumio即将高中毕业,这个生活在日本山形的男生,对于未来的自己写下这些期许。

“今天往回看16岁的自己,学习一般般,没有运动天赋,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品质,是个完全没有自信的男孩。”上周,我的同事Fumio这样向我描述。“那么, 对16岁的自己,你有什么特别希望感谢和欣赏他的地方?”

青春期的专题仍在进行,身为父亲和编辑,我从对青少年的关注,慢慢转向对成年人的关注,对我自己的关注:我曾经是一个怎么样的小男孩?少年?青年?我现在是什么样子?我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的?最后,我很想去翻翻我信任和佩服的鲁道夫-斯坦纳(Rudolf Steiner)的书,看看他怎么说:一个人是怎么长大的,不同阶段到底会发生什么:青春期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。

现在是1985年9月14日星期六,好想早一点高中毕业,有一天可以从这条长长的街、从这个城市飞出去……

再一次读着这些文字,我感觉到我的整个身体也兴奋得似乎快要飞出去了。Fumio,那天应该天气晴朗,有点风吧。

我试着捕捉我自己的青春期,那种期待而兴奋的时刻,不过很快我就放弃了这种努力。

回顾青春的电影和流行歌曲不少了。我到底想要从所谓“青春的感觉中”中获取和保留什么东西?

大概就是那种湛蓝的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的感觉。

简单、干净、喜悦、真诚。

准备为了什么而出发的感觉。

累了睡一觉就满血复活的感觉。

这个世界和真理的星空正向少年们打开,

惊讶和兴奋正要深深地推动刚刚萌芽的思考。

肯定不是为了各种考试而出发,为了高考而出发。想起我的高中时代,仿佛看到我自己蜷缩在应试的乌云之下,我青春的活力茫然又不甘的闪着光:我试着生存下来,也不愿意放弃对乌云的挑战:看着小说,每天接近3小时嬉戏在足球场上,听着《中国火1,2》和Led Zeppelin入眠……我这样活了下来,但是我不享受这种活下来的感觉:以身心的娱乐来放松和麻木自己,以帮助自己忍受和生存下来;我差不多失去了看未来和看世界的机会。

有意思的是,现在自己每天每周的惯性生活中,还能找到这种青春期甚至童年时代求生存的影子。

生活盲目而奔忙(瞎忙),总忙着在解决什么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,一天终了,总觉得享受的时间不够。无论在解决,还是享受,都觉得有点不对劲。

“活着没意思”,王崇说,“据说是很多癌症患者都有的想法,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吧?”我们夫妻两人习惯在餐桌上边吃边说,有时候吃完了还在说。

停下来吧,这位求生存的少年,这位不对劲的丈夫和父亲,

整理一下,童年和青春期留下的钱粮工具,

和没有完成的任务,

认真又小心谨慎的重新出发吧。

去哪里呢?我问道。

就把找到“去哪里”当作一个目标吧。一个课题,或一个项目。王崇说。

今年就要完成?压力好大啊。哎,完成多少算多少吧。

“要爱你的问题,带着它生活,”王崇提到了里尔克,“有一天你会发现,你已经活在答案里。——你不能每天都埋头忙,不去想你的问题。”

2019年2月28日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