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我的专业是家长——新父母实验手记二

记者/熊乾佑 编辑/Xiong Xinjie 分享会主持人/ 熊乾佑 尤力卡 尤力卡供图

“在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时,我们突然意识到,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就以家长为专业了。我们热爱这个专业……”无论是否被意识到,在今天身为孩子的照顾者,无论是从孩子的需求,还是从照顾者的挑战而言,无论从知识和技能的复杂度、难度或者深度来说,“家长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门职业和专业。那就请朋友们继续听尤力卡、我和年轻朋友们的这场分享和讨论会。(编者案)

23年职业记者,15年专业家长

尤力卡:23年职业记者。15年专业家长。这是我最简洁的自我介绍了。熊的记者生涯比我短,读书的时间比我长,他说他是个“读书人”。

记者工作要求我们:平视一切权威、专家、理论、方法,在与不同对象的交流与观察中,思考、辨别,做出选择。

这种能力和习惯,为我们学习和发展做家长的能力打下基础。

成为家长以后,我们更是以每日生活实践,对众多专家、权威、理论和方法反思,继续辨别,做出选择。

当下中国大部分年轻父母和夫妻的经历、遭遇与挑战,我们都在经历:与上一代父母相处,为孩子选择学校,疾病和健康,设计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生活,协助孩子与电子产品招摇过市的时代和平共处,支持孩子面对人际交往的困惑,积极主动地与老师、校方、其他家长沟通与合作来实现理想的目标……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我们信任的养育之道,和相应的具体实操做法。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,经过15年扎扎实实的学习与实践后养育出的青少年,展现出他本该有的样子,以及他未来无限的可能性。

在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时,我们突然意识到,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就以“家长”为专业了。我们热爱这个专业,会继续在专业上深化、迈进。

我们珍视和我们一样的普通家长的(相较于各种权威的)声音和需求,会继续思考、辨别、选择、实践,寻找解决之道和满足之道。

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独立、自信和专业的家长,体验到养育孩子的喜悦与收获。

2020年一场影响深远的疫情把我们一家留在国内,让我们有了难得的与不同社区的人相处的机会。在黄田,在银川,在武当山,在滁州……

现在,陆续有不同区域的伙伴邀请我们做现场分享,而我和熊也开始着手把部分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,与更多与我们一样的中国年轻一代家长分享。

大家可以把我们当成你们中的一员,或试着想象成生活在隔壁的邻居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论我们分享什么,很重要的是去听你自己心底的声音,那是你的声音,它对你最重要。

孩子15岁了,但我明显没有那么耐心了

熊乾佑:说起尤力卡和我的合作,最早是在报社。我在报社跟她认识,成为工作伙伴,又成为生活伙伴。之后我离开报社。

我听自己这样说,感觉我去报社是为了找对象的,我还以为是去找工作的呢。

即将和大家聊的涉及到我懵懵懂懂、跌跌撞撞做父亲的这十几年。此刻我会想起闲空更小的时候,上幼儿园或者刚上小学的时候,远远地走过来或者远去的样子:一个小小的人类,背着大大的书包,脸蛋圆乎乎的,真的像漫画上画的,很饱满,很可爱。那时候我会蹲下来跟他说话,很有耐心。

现在,他15岁了,比我都高了,尽管看着还远远不是个大人,但我明显没有那么耐心了……很明显,我对他的期待多了。可能我的身体也有点阴虚火旺。

那个说我们“戆督”(傻子)的是我的表弟,他是个性格鲜明的人,我其实很喜欢他的性格,也很佩服他在现实中的很多能力。同时我很清楚,我变不成他。

我和尤力卡只能作为在很多亲友眼里不切实际的幼稚的人,作为夫妻、作为父母,在生活中尽力合作,希望把日子过好。

在开始我们的分享之前,我想到一个问题:你们为什么不在家放松休息,来到这里?你是怎么做这个决定的?

现场互动:我就想看看你们两人是怎么互动的

小米:我来是因为对新教育比较感兴趣。我的儿子还没有上幼儿园,目前在幼儿园开的学前班,他今年3岁3个月。前面三年,因为种种原因,我感觉挺压抑的。也有一些让我挺难受的经历。这些让我觉得,我需要去学习,不然这种状态延续下去,我的孩子就会被我影响了。另外,我之前是一个体制内学校的老师,我发现新教育和体制内工作的经验差别很大,所以我特别有兴趣。

天阳:我是同事推荐来的。她向我说起你们,也说到你们的孩子,说你们很尊重他。在我们家,我和爱人也能做到互相尊重。但是我爱人的情绪上来,容易对我着急。我们俩感情还是很好的,但会有很多不同。遇到事情,比较着急,容易吵架。所以我来,一方面想听听你们怎么养育孩子,跟孩子互动。一方面,我就想看看你们两人是怎么互动……

……

内疚、矛盾、困难和发现

尤力卡:我特别喜欢听大家的分享。我对真话着迷,从小如此。工作后,经常收到读者来信,每一封都写得真实肯切,读来津津有味。我听出天阳是来看我和熊是如何吵架的。这样的目标是多么有趣啊。她提醒我,尤力卡,要挺住啊!

刚刚大家的分享,涉及当下中国父母和孩子的很多共同处境,比如:

如何与孩子对话,如何保护孩子,让他/她更有力量。

再比如关于内疚。很多妈妈都有很强的内疚感,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。父亲也有。

与老人在养育孩子问题上和生活上的矛盾。

夫妻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。如果生完孩子请家中长辈帮助,夫妻关系会遭遇更大挑战。有时候跟某位长辈的关系有困难,本质上可能还是夫妻关系问题。

……

尤力卡:从大家的分享中,我有一个发现,除了感到内疚、痛苦、矛盾、困惑,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的父母对新的养育和教育方式感兴趣,对与惯常做法不一样的东西感兴趣。我们可以因此对自己有更多的观察和好奇,“对新事物,新做法,新的养育方式感兴趣”这一发现会对你自己,你的孩子,你的家庭带来什么?或者已经带来了什么?

(未完待续)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