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中医西医走的路不同:岐黄源于道(九)

演讲/熊春锦 编辑/Xiong Xinjie 网络图片

自苏格拉底、柏拉图以后,西方这些大慧大智先知们的知识就开始消失了,最后传递到了亚里士多德手上。亚里士多德纯粹用自己的智能进行研究,靠实验进行研究,靠归纳总结推理进行研究,因为亚里士多德他自己看不到,他的第三只眼打不开……所以他才另辟蹊径,抱着“吾爱吾师,但更爱真理”的心态,认为实证的东西就是真理,所以他才开创了智能教育这一领域。

我们继续读熊春锦老师2009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演讲。

所以说,争论中医的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,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。因为西方研究这个东西,不太注意人本身,而只重视物。比如说,拿小白鼠做了实验,就想拿到人身上实践,把小白鼠等同于人来进行研究,导致现在的很多西药都出现问题。小白鼠的精气神和人的精气神,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。小白鼠有形有象的肉体,跟人体本身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。我们只从重量上来对比,将60公斤人体所需药物的含量,和50克小白鼠所需的药物含量这样去类比,当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。当我们在小白鼠身上可以实验成功的时候,不见得在人体上就能实验成功。药物在小白鼠身上短期观察有效,不见得在人体上长期观察就有效。这样的实例,比比皆是。我们认识生命,一定要把三种系统全部把握住,那才能够在智能西医强势占据话语权的状态下,去说服他们。

只要大批的中医院校,通过自身的内部实践,验证了祖先们传递下的东西是优秀的,是可以实证的,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根文化当中最优秀的医学部分不被淘汰。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继承,连继承都不知道如何去继承,怎么可能去创造呢?所以要完整继承祖先们传承给我们的传统中医中的精髓部分,内壮自己,健全我们自己本身内在的品格、质量和能量,提升这三大系统以后,很多中医内容、生命现象,都可以在我们自己身上进行验证,然后再进入临床产生效果。这些试验的方法和途径,跟西医走的不是一条路,不是一个方向。

像中国文化,完全就是象、数、理、气整体进行研究。而西方在研究的时候,却丢了这个“气”,没有把肉眼不可见的东西罗列在里面。这从古希腊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,都可以看出来。自苏格拉底、柏拉图以后,西方这些大慧大智先知们的知识就开始消失了,最后传递到了亚里士多德手上。亚里士多德纯粹用自己的智能进行研究,靠实验进行研究,靠归纳总结推理进行研究,因为亚里士多德他自己看不到,他的第三只眼打不开,跟随自己的老师柏拉图二十多年,始终打不开这个智慧之眼。苏格拉底、柏拉图都能进入冥思状态和遐想状态,而亚里士多德却不能,所以他才另辟蹊径,抱着“吾爱吾师,但更爱真理”的心态,认为实证的东西就是真理,所以他才开创了智能教育这一领域。

智能医学,这一方面也是逐步地诞生,由于文化诞生的基础不同,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中医跟西方的医学强行去类比。西方医学,是建立在象、数、理这三个元素基础之上,而撇开了肉眼不可见的气。但是,整部中医讲究的都是精气神,不谈其它的内容,就是以精气神展开一个大系统,来论生命、论健康、论疾病的。西医,则是以解剖学为基础,以病理学、药理学为法用展开的。中医药彼此走的路子完全不同。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,如果运用西医的尺度、用学习西医的尺度来衡量是否能够学好中医,那根本没办法。把握智、慧、德这三个元素,并且将象、数、理、气整体地把握住,来探讨道,探讨医,来探讨德,探讨阴阳这个二,探讨三生万物的这个“中气以为和”,那么我们基本上就把如何学习中医、研究中医、实践中医的原则掌握住了。这个原则掌握住了,我们再来读古人的很多文章,了解自己,了解疾病,讨论健康,那就有的放矢了。

比如说疾病的研究,对导致疾病形成的因素,现在我们普遍局限在内因和外因的研究上。内因和外因的研究,建立在解剖基础和实验基础上,我们对本因基本上都没有触及。但是在中国中医当中是要触及疾病本因的,会毫不掩饰地揭示体内生命精气神系统当中的“神”这个体元系统,另一个空间具有生命能力的系统,它携带的是什么,它的工作状态是什么,要把这个挖掘出来。有好多疾病,常常只要抓住了本因,那么内因、外因就会迎刃而解,很多疑难病症很轻松地就被解决掉。当然,将内因、外因把握很完整来进行治疗,有时候也能够医治本因,或者在某一时间内控制本因,这种现象也是有的,但并不是绝对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,在传统中医当中、在道医当中,应当都是主张将本因、内因、外因整体把握住,进行化解,进行调节,使它充分平衡,才能达到一种健康的状态。

(未完待续)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