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中医怎么看鼻炎

文/陆博文 陆大夫如是说 编辑/Xiong Xinjie 图/《叶天士学医》连环画一版一印

这个月在合肥分享我们眼中的新教育和新父母,突然发现,鼻炎治疗居然是一个产业,短短几步路,治疗鼻炎的店面就有两家。一方面,似乎可以猜测鼻炎患者越来越多;另一方面,似乎也印证了某些西医医生的论断:鼻炎是治不好的。真的吗?(编者案)

说起鼻炎,算是小病中的小病。

话又说回来,若是得了这个病吧,却着实让人很烦恼。

写个我以前治疗过的过敏性鼻炎案例,聪明如你,看看能不能看出点门道来。

患者是一位小姑娘,二十六岁。

年纪不大,患龄不小,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了过敏性鼻炎。

17年的病史,打开话匣子,说起她的鼻炎,那是源远流长,声泪俱下,满是心酸。

多年的求诊经历,差不多也算是当今的神农,遍尝百草了。

药用过了不知道多少,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鼻、血管收缩类的滴鼻液、抗过敏类的药物等等,各种花式套餐,轮着走上几圈,在鼻炎界基本是熟套路。

西药轮完了,各种中成药接着粉墨登场,也都试了个遍,当然规矩是老样子,这些中成药基本全是西医给开的。

说用了这么多药,没有疗效吧!也是冤枉,有时用了药,能舒服些时辰,半天一天,三天五天的不等。

说用了这些药,有效果吧!也真是昧良心,根本好不彻底不算,往往用过一段时间,药没效果不说,症状还进一步加重。

很多医生“阅历有得”,久经挫折,“良心”一句:鼻炎是治不好的。用以婉拒患者莫要再费时耗财。

不少老患者,久病过后,也总结了真传一句:鼻炎是治不好的,来警示病友“少走弯路”。

无论是医生也好,患者也罢,莫要轻忽了小小鼻炎。

说不容易治,那是真心话。

说治不好,又言过了,能治好的还真心不少。
言归正传:

小姑娘瘦瘦小小的,说话声音轻轻的,在开了空调的诊室里,脸红的有点过分,干干的还有一点点起皮,嘴唇也干干的,稍红。

她衣着得体干净,搭配的有层次,较协调。

慢慢询问发病过程:

小时候感冒多,打针吃药家常便饭。

鼻炎是慢慢加重的,近几年特别明显,常年体重达不到平均水平,容易瘦,却吃不胖。心思重,思考问题钻牛角尖。

素来月经就量少,到了高中慢慢肠胃功能开始变差。

高中睡眠少,但质量还过得去,上了大学,却对学习更有要求,睡眠渐渐不佳,人变得特别敏感,容易悲伤,世界观偏悲观。

各种细节问题,慢慢展开:

自诉在封闭一点的环境里,会觉得有点憋,人会感觉有点燥。反过来潮湿的天气或者环境,她同样也不舒服,会觉得比别人怕冷。

真的太冷,她很不耐受,遇冷是最容易打喷嚏的,比如外环境较冷,比如进入冷空调环境,喷嚏一打就是十几个,冲击了强。

让她用热空调吧!她也不耐受,燥的不舒服,宁可冷冷更舒服。

过敏性鼻炎的机理,有些是比较复杂的,不能漏诊。

很多细节,作为中医,我都会反复追问。

“除了冷空调容易打喷嚏,比如夏天从冷空调环境到室外,突然很热,会不会打喷嚏?”

“也会,但频率会比进冷空调低一点。”

“鼻子会不会觉得干?”

“半夜,清晨会,而且也会打喷嚏。”

“鼻子会不会觉得热?”

“偶尔也会,但不多。”

“闻到油烟味会不会打喷嚏?”

“会的。”

“打完喷嚏,鼻涕多不多?会不会来不及擦?”

“还可以,有一点。”

“打喷嚏前觉得鼻子痒?鼻子干?鼻子胀?鼻子酸?”

“稍微有点痒,有时候很突然,说打就打,前奏感觉并不明显。”

这位小姑娘还有一些很有价值的症状体征:

她说话多了会嗓音沙哑,清晨也会稍有沙哑。

经常会咳嗽,而且不易恢复,一咳咳好久。咳的也不多,症状也不重,就是好不透。

肠胃敏感,吃冷的会腹泻,吃辣的会腹泻,吃难消化的也容易腹泻,喝酒也容易腹泻,吃的油腻些会腹泻,肚子稍微受点凉也容易腹泻。

但胃口却是还可以的,相对身形来说,吃的算是偏多的。

人容易敏感,容易紧张,饿不起,吃多了又容易胀,心情不好胃也容易不舒服。

睡觉浅,容易惊醒,早上又起的早,有时间也睡不久。

月经量少,经期特别怕冷,易经行腹泻。

舌瘦淡红,苔偏少。脉细。

即使在当今的中国,没看过中医的国人,仍旧是大多数,所以我把诊治过程稍作描摹。

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问答,其实都不是随意问的。

中医的问诊非常讲究,说是中医师综合实力的体现也不为过。

这些诊察代表什么?

一个鼻炎,怎么感觉像调查十八代祖宗一样,问东问西?

遇冷发作,是不是寒?

人家遇热也发作的。是寒吗?

肯定不是寒邪。

为什么干燥也发作?

潮湿憋闷也发作?

吃冷的会腹泻是不是寒?

人家吃辣的也腹泻的。是寒吗?

其实鼻炎,因寒邪为病的,并不多见。

从中医角度讲,寒为无形之邪,散之既愈。

比如因寒而感冒,打两个喷嚏,寒气随之外散了,也就没有大碍了。

而喷嚏反复打,是因为有“湿”。湿邪粘腻,不易外散。

且湿为阴邪,遇寒加重。

这位患者的机理当然不止如此,有其相当复杂的过程与疾病发展规律。

她从小体质偏弱,阴血不足,外邪残留不散,性格内向思虑缜密,耗肝血脾阴,内有暗耗,外邪稽留,渐渐肺阴受损。

向上由脾及肺,而偏燥化。向下则肝血肾阴日损,而令风气易动,阳亢化风,渐生风象。

在表的苗窍,形成风湿热稽留,且燥湿相混。在脏腑,则肺阴肺气有亏,寒热燥湿俱不耐受。脾阴久损,病及于胃,而肝气肝风内犯上乘,内外相动。

而根底上肝肾精血不足,特别怕冷。

治疗上颇费心思。

第一层,散外邪,杏仁汤与桑杏汤中选药,散湿润燥。

第二层,百合知母汤加太子参,养肺滋液。

第三层,中和理阴汤,滋脾涩阴。

第四层,平肝熄风。

第五层,二至丸,缓补阴份。

在实际治疗过程中,每一诊都还有许多细节上的变化,与主次区别。最后患者基本原先的各种症状都消失了。

看看中医治病的思维,平平淡淡的聊天絮叨中。

知不知道我们花了多少心思?

是不是好复杂?

其实说实在的,过敏性鼻炎,在古代叫做“鼻渊”,其实是发病率不高的疾病,古今风气大变。

在《叶天士医案》、《薛雪医案》、《张聿青医案》、《繆遵义医案》等等大佬的医案中,咳嗽咳血,是非常常见的病例,类似于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等疾病。而今天这些病则发

病率大大降低了。

相反古时鼻炎发病率不高,翻遍古代医案,鼻炎病例相当相当少,古代的效方如苍耳子散、鹅不食草等,对应当今异常复杂的鼻炎病情,几乎捉襟见肘,无以应对。

我举例的这例案例,应该只是中等难度的案例。

很多病例在中医辨证上,更为复杂,对医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为精细。

可别小瞧了鼻炎的治疗难度!

当然更别小瞧了中医哦!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