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成为你自己,或者“代理人”:依旧崭新的教育(七)

文/王崇 熊欣杰   编辑/Xinjie Xiong 网络图片

“丧失自我会导致什么结果? ”

    “外部的评价标准就成了她的评价标准。而且,儿童还学会了惩罚自己,并且感受到内疚和可耻。她在成人之后,只有很局限的范围内才会有自我价值感,……人生的成本就增大了,自我容易陷入到一个心理挣扎的泥潭中,并容易被琐碎而平庸的事情所吸引……”孙瑞雪说。“什么叫自己,我还没有在成人的身上得到过答案。”

    “你看到的是什么?”王崇问道。

    “我常常在成人身上找到的是喜悦之后的迷失、成功之后的失落、获得之后的恐惧、选择之后的挣扎……”

    我们继续上海《新闻晨报》记者王崇对孙瑞雪及其教育的连续报道第七篇。(编者案)

    妈妈我没有办法

    王崇:我们的报道刊出后,有许多家长有这样的担心,就是从你们幼儿园出来的孩子上了小学会不会不能适应?

    孙瑞雪:这个教育开始实施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担心,但是越到后来就越会发现,这种担心是多余的。

    王崇:为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举个例子。有一次小朋友在外面参加了一个音乐培训班,孩子回到幼儿园对老师说:“那个老师爱发脾气,一节课要发好多次脾气。”老师说:“你为什么不告诉她呢?”孩子说:“我不能告诉她,要不然她会对我发更大的脾气!”

    王崇:为什么会这样?

    孙瑞雪:这个问题看上去不可思议,但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,儿童在对事物的探索中,所有的美德会自然产生,其中之一就是他会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地去完善和建设,并寻求一种规则。

    王崇:我原以为他们自由惯了,到社会上会吃亏的。

    孙瑞雪:我再举个例子。我们有一个小朋友在我们这儿上的幼儿园和小学,现在在外面的学校上初中,第一个学期进去的时候,考了倒数第三名,然后三个月以后考到30多名,学期结束的时候,考到了头10名,然后他对他妈妈说:妈妈我没有办法,因为我没有选择,如果我跨上了这趟列车,我游戏的规则就是我必须跑在最前面,所以我必须这样做。

    王崇:你看到了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孩子特别清楚,清楚极了。

    王崇:你们的孩子都会这么有竞争能力吗?

    孙瑞雪:不是的。我想说的是,在“爱和自由”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能找到不同环境下的规则。同时,在他们幼年的时候,因为没有被过多地干扰,所以他们很专注,有专注力的人,如果想做一件事,他们就会做到。

    王崇:你们的孩子太厉害了,你们老师都是怎么教的啊?

    孙瑞雪:孩子太有创造力了,我们哪有那水平啊。我们只是提供环境。

    背“三字经”的女孩

    王崇:刚才在路上,我看到有个小女孩被她妈妈要求给现场的三位叔叔背“三字经”。女孩挣扎了半天,最后还是流利地背诵了“三字经”。背完后,叔叔们发出了各种惊叹声。然后,他们问小女孩几岁了。女孩回答说六岁,然后跑开了。女孩的妈妈继续介绍她的女儿还会背“千字文”。你们幼儿园教这些吗?

    孙瑞雪:这样的事太多了,每时每刻都在发生。大多数父母给予儿童的爱是大打折扣的,我把这种爱称为有条件的爱。我们会以我们的动机来赞美孩子,这意味着你在告诉孩子,你只有成为我所赞赏的那样才是对的。

    王崇:这样做有什么问题?

    孙瑞雪:这个小女孩不可能呈现出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的状态。

    王崇:为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儿童对成人的体察力是惊人的,超出成人的想像。儿童对成人的非难、否定和赞美高度敏感,时间一长成人的态度就成为他/她自己对自己的要求。以这个小女孩为例,如果这个小女孩的母亲不改变的话,她就会慢慢成为她“母亲的代理人”。我们称为“人格替换”。也就是说,这个小女孩的自我丧失了。

    王崇:丧失自我会导致什么结果?

    孙瑞雪:外部的评价标准就成了她的评价标准。而且,儿童还学会了惩罚自己,并且感受到内疚和可耻。她在成人之后,只有很局限的范围内才会有自我价值感,自我真实的本性不能完全展示。自卑与自傲、获得与丧失、给予与拥有等等都处在挣扎之中。人生的成本就增大了,自我容易陷入到一个心理挣扎的泥潭中,并容易被琐碎而平庸的事情所吸引……

    王崇:太可怕了。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,你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之所以与别的孩子不一样,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发展得很好?

    孙瑞雪:几年前,我到一所美国学校参观,看到教室里贴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一段话:“你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。”

    我尚未在成人的身上找到“自己”

    王崇:成为“自己”到底意味着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一个人有别于任何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标志就是“自己”。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己,他才是强大的、独立的、完善的,他才不会孤独。而且如果人成为自己,这个人就会不断地创造自己,实现自己,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满足和成就。这个人的一生,才会沉浸在真正的成长的喜悦中。

    王崇:怎么你说的我在现实中看不到?

    孙瑞雪:是的。什么叫自己,我还没有在成人的身上得到过答案。

    王崇:你看到的是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我常常在成人身上找到的是喜悦之后的迷失、成功之后的失落、获得之后的恐惧、选择之后的挣扎……

    王崇:你看到过有“自己”的人吗?

    孙瑞雪:我在儿童那里找到了自我诞生、发展、形成、成长、实现的全部过程。这个过程让我常常徘徊在思索之中。我想探究罗杰斯所说的“你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,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你成为你自己”这种话的含义。

    王崇:是什么?

    孙瑞雪:我想探究的是,人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,罗杰斯的这句话是否是真理,是否是人的本性所在,是否能成长成为一个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健康而和谐的人。

    王崇:找到答案了吗?

    孙瑞雪:以我现在的认知,答案是肯定的。我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一点。这一点也可以回答,为什么那么多的成年人觉得我们的孩子说出来的话很有智慧,智慧得让人不可相信。因为,这些孩子的自我是被建构起来的,他只是说出了他想说的话。

    王崇:现在,你认为什么对儿童最重要。

    孙瑞雪:让你的孩子成为他自己。

    王崇:那么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?

    孙瑞雪:第一步就是不要打扰孩子,不要按着成人的期望去教孩子。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